南疆新貌丨定居牧民種大棚 種成高原“菜籃子”

2022年05月25日 18:17:53    來源: 天山網-新疆日報原創(chuàng)

  天山網-新疆日報記者 宋衛(wèi)國 逯風暴

  “比祖熱,蓮花白70公斤;阿娜爾古力,黃瓜76公斤……”5月16日下午,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康蘇鎮(zhèn)大棚種植基地里,一輛小型面包車正在收購蔬菜,工作人員一邊給蔬菜過秤,一邊喊著各家蔬菜的品種及重量,旁邊的工作人員一筆一筆記錄下來。

烏恰縣康蘇鎮(zhèn)設施農業(yè)基地(5月16日無人機拍攝)。記者 趙晶攝

  “比祖熱,你家去年種蔬菜賣了多少錢啊?”過完秤后,康蘇鎮(zhèn)克孜勒蘇村村民阿娜爾古力·沙提和比祖熱·買買提居馬聊了起來。

  “我家兩個蔬菜大棚賺了3萬多元?!北茸鏌峥粗笈锢锞G油油的各種蔬菜,語調里都帶著幾分愉悅。

5月16日,村民在烏恰縣康蘇鎮(zhèn)設施農業(yè)基地大棚里勞作。記者 趙晶攝

  其實,2008年之前,比祖熱壓根不會種菜,甚至也很少吃菜,更不會想到自己能靠種菜掙上錢,過上好日子。那時,她家在膘爾托闊依鄉(xiāng)阿依尕特村,以放牧為生。2008年,享受牧民定居政策后她結束了自己的游牧生活,搬到了現在的居住地。

  當時,比祖熱眼前的這片土地還是一片戈壁灘,烏恰縣動員全縣干部群眾,付出了極為艱苦的努力,硬是把亂石遍布的荒灘改造成了大棚種植基地。

  然而,看著已經建好和還在建的大棚,比祖熱心里犯起了嘀咕:我們是放羊的,戈壁灘上種菜,行嗎?

  建成后的蔬菜大棚最初統(tǒng)一交給了原烏恰縣瑪依喀克管委會管理,干部帶著村民們在大棚里勞作,并對剛剛放下羊鞭的牧民開展農業(yè)技術培訓。時機成熟后,管委會改變思路,于2019年4月將590座大棚“包產到戶”,承包給590戶像比祖熱一樣的搬遷牧民。烏恰縣派出3名農業(yè)技術人員,康蘇鎮(zhèn)抽調5名干部,到大棚里手把手地指導牧民種植蔬菜、水果。同時,康蘇鎮(zhèn)還幫助牧民推銷蔬菜,讓牧民實現了“種得好、賣得出”。

5月16日,村民在烏恰縣康蘇鎮(zhèn)設施農業(yè)基地大棚里勞作。記者 趙晶攝

  比祖熱家分到了一座蔬菜大棚,這一年僅此一項就收入了1萬多元。握著大棚里賺的錢,比祖熱眼眶有些發(fā)熱,在此之前,掙到這些錢她需要趕著20只羊在山里跑一年,要是碰到年成不好的時候,還掙不到這么多。有了種植經驗,比祖熱決定再承包1座蔬菜大棚、2座葡萄大棚。

  搬遷牧民掌握了大棚種植技術之后,康蘇鎮(zhèn)又把590座大棚進行了分類規(guī)劃,其中312座大棚種植蔬菜,278座大棚種植林果,昔日的戈壁灘上如今已是瓜果飄香、綠意盎然,地產的西紅柿、芹菜、四季豆、黃瓜,以及葡萄、黃桃、紅棗、無花果端上了烏恰縣百姓的餐桌。大棚也給牧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,2021年實現戶均增收1.2萬元。

  “現在我們種的蔬菜、水果都賣到了烏恰縣學校、鄉(xiāng)鎮(zhèn)食堂,真是沒想到,原本不會種菜的我們,居然將這片大棚變成了全縣的‘菜籃子’‘果盤子’。”比祖熱說。

[責任編輯: 劉芳 ]
營業(yè)執(zhí)照注冊號:91650102766838851Y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5120170001
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:新B2-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
舉報熱線:0991-3532125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:0991-3532125
Copyright :copyright: audidiscountpart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